当前岗位培训管理存在问题的改革策略
2021-05-08 02:32:19
1、切实加强岗位专题培训体系建设
加强企业的岗位培训,首要工作是建立和完善现有的企业岗位规范体系。由于规范的制定往往需要有实践的过程,建立培训体系需要通过调查研究,搞清本企业各个岗位的基本情况,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建立岗位系列,结合企业的岗位规范,制定岗位培训计划,编写岗位培训教材,培养或选择岗位培训教师,逐步完善好开展岗位培训的基础工作。在设计培训和考核环节,还要考虑一些细节:首先,培训、考核内容,要少而精,不宜太多、太繁。内容编排上以培养能力为中心,广度以满足岗位需要为范围,深度上多加强技术基础方面的内容。形式设计上灵活多样,周期要短,见效要快。充分利用本企业中具有高级职称的技术及管理人员、丰富实践经验的技能操作人员中既懂培训又懂一定专业技术的人力资源,建立企业岗位培训的考核体系。
在新市场经济环境下,岗位培训的实质,是根据新的人才观念,实施的一套新的人才培养规格和人才培养标准,培训过程中难免出现培训内容、对象或时间安排方面的调整问题,可以先选择对企业经济效益影响大的关键岗位进行岗位专题培训试点,尽可能降低培训内容不符合企业实际的情况。因此,一方面在如何有针对性的从提高员工本岗位所需要的实际工作能力和技能方面着手,使培训内容与本岗位工作不脱节,另一方面,对员工岗位职责规定应全面得使员工可以深切认识自己所在的岗位和行为努力方向,能够积极、主动的适应岗位职业发展趋势。努力做到企业岗位实际需要—人才培养—人才使用三者紧密结合在一起,完善岗位培训的机制体系,把各种现有的岗位培训管理办法与实际的实施培训过程结合起来;建立良好的制度保障,针对不同的情况采取合适的措施,有效提高企业岗位培训管理的成效。
2、实施双证同步培训模式
加大岗位培训管理的创新力度,在继续保持现有良好管理策略的础上,逐步引入新的管理理念和管理范式。员工职业资格等级标准是国家按职业工种技术水平高低划分的员工培训标准。岗位培训规范是由企业自身根据生产或工作的实际需要确定的,用来培训员工达到所在岗位素质要求的基本标准。前者是国家标准,后者是本企业、本部门、本岗位特有的规则标准,两者尽量相符相通,形成包含和从属的关系。但员工这种能力的获得,必须由教学机构、企业联合培训,组成培训网络系统,精心组织实施才行。主要是在职业资格证书培训中,加进岗位培训证书内容作为约束条件,使其成为“双证”培训。通过培训,消除实际与要求不相适应的差距,使员工适应本职工作需要的新模式。随着企业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会引起培训规范的变化,因此应根据不同生产力水平的需要及时修改,并根据以上需要采取不同的培训战略,衔接好岗位培训与学历教育、专业资格考试、职业资格鉴定以及继续教育的相互关系,避免重复培训的发生。应该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组织培训、考核工作。对技术密集型岗位适度考虑开展“一专多能”培训模式,强调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应用性,提升员工的技能和参与培训的积极性。
3、完善企业岗位培训与人事管理制度的内部控制制度
新的形势下,需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和完善岗位培训的内部控制制度,实行与人事制度的配套改革。根据已有经验,岗位培训实施过程中容易因内部控制不力而出现没有约束力、内动力等问题,影响培训成果。政策、制度不健全、不落实是主要的体制原因。从根本上来说,一定要从健全制度入手解决。要真正做到“先培训,后上岗”,“先培训,后任职”,政策、制度一经制定,坚决兑现。目前的岗位培训制度包括按岗位用人要求进行培训和取得岗位合格证书才能上岗这两个基本方面,前者是成人教育的重大观念改革,后者是企业人事制度的一项重大实践改革。建立完整的岗位培训制度,实现岗位培训的总体功能,只进行培训制度或人事制度的改革都不可能奏效,只有两者的改革协调配套的进行,将制度、政策配套,将职业生涯规划、员工绩效考核、各类评优及选拔任用等有关员工管理的各项工作有机贯穿起来,形成工作合力,才能达到预想目的,进一步推动企业人才队伍建设。
4、树立岗位培训为经济建设和企业改革服务的思想
岗位培训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相关职能部门的密切配合。随着社会生产发展日新月异,岗位更新换代频率不断加速,尽量克服人才队伍培养相对的滞后于职业更新的情况,对企业适应社会职业及岗位的变化十分重要。由于岗位培训涉及到岗位的划分、岗位标准的制定、培训教材的编写、审定、师资力量的选配及员工参加培训后的使用等问题。必须各部门紧密配合,通力协作才能提高工作绩效。在实践过程中,要结合企业的经济建设工作、降本减费工作和企业文化建设工作要求,提高员工综合素质,为企业改革发展做好人才储备。
好得灵工,好得科技旗下的灵活用工平台,为企业、创客、个体工商户和自由职业者提供税筹优化、社保优化、个税优化、用工管理等一揽子解决方案。